第一章 洗涤基本知识
一、洗涤的概
(一)概念
洗涤是在一定的溶剂中,通过洗涤剂的物理化学作用,结合一定的温度和机械磨擦,将污垢从织物上去除的过程。
(二)洗涤的形式
1.水洗:以水作为溶剂
2.干洗:以有机溶剂(以四氯乙烯为主)作为溶剂
二、洗涤的工具
1、洗衣机:A、半自动洗衣机(脱水机);B、全自动洗衣机
2、烘干机
3、烫平机
4、其它设施:如去渍台、喷枪等
三、洗涤的基本流程
1、收集; 2、输送; 3、分类; 4、洗涤;
5、脱水; 6、平烫及烘干; 7、折叠; 8、存放。
四、洗涤的基本要素
(一)水
1、水的硬度
水质硬度是指水中钙(Ca2+)、镁(Mg2+)离子的含量的多少,常用百万分之一(ppm)来计算和区分水质硬度。一般采用德国标准或美国标准。
德国标准
硬度等级
|
CaCO3的浓度(ppm)
|
极软水
|
0 – 72
|
软水
|
72 – 144
|
硬水
|
144 – 288
|
极硬水
|
288以上
|
美国标准
硬度等级
|
CaCO3的浓度(ppm)
|
极软水
|
0 – 40
|
软水
|
40 – 80
|
稍软水
|
80 – 120
|
稍硬水
|
120 – 180
|
硬水
|
180 – 300
|
极硬水
|
300以上
|
2、硬水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⑴ 水中钙镁离子形成沉淀,影响织物的色泽和手感。
⑵ 影响洗涤剂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温度
1、在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洗涤剂可以很快溶解(尤其是肥皂),洗涤剂分子活性加强,能充分发挥洗涤效能。
2、加热以后水分子获得能量,加强润湿、渗透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污垢的溶解。
3、织物纤维受热膨胀,有利于洗涤剂的渗入,也有利于污垢分子从织物纤维空隙中分离出来。
4、温度的选择,宜结合污垢的特点、污垢的轻重、洗涤剂的特性、织物纤维的耐温能力等考虑。
(三)机械力
1、有助于驱使洗涤液快速渗透进入织物纤维。
2、促使污垢脱离织物并扩散到水溶液中。
3、机械力的大水主要与洗衣机本身的性能有关,另与装载量有关,合理的装载量=0.85*额定装载量。
(四)洗涤时间
1、合理的洗涤时间保证去污的物理化学反应充分完成,确保洗涤的效果。
2、时间过长,增加了电力的消耗成本,增大了织物磨损。
3、可根据织物的多少、污级等调节洗涤时间。
(五)洗涤原料
织物上的污垢主要通过洗涤原料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而被清除,洗涤原料发挥作用的主要过程如下:
1、将织物上的污垢湿润、渗透、乳化、分散、洗除及隔离。
2、被分离隔开后的污垢在水中悬浮与织物保持距离,不再返沉到织物。
第二章 织物的分类、保养及洗涤要求
一、织物的分类及鉴别
分类
|
接近火焰
|
进入火焰
|
离开火焰
|
气味
|
灰烬
|
棉、麻、粘胶纤维
|
不退缩、不会熔
|
燃烧很快且光亮
|
继续燃烧
|
烧纸味
|
少量灰色软灰烬
|
羊毛真丝
|
退缩但不熔
|
燃烧很慢
|
自动熄灭
|
如烧头发味
|
黑色珠状,容易压成粉末
|
醋酸纤维
|
退缩会熔
|
燃烧
|
继续燃烧
|
白醋味
|
黑褐色球状,较硬
|
尼龙
|
退缩会熔
|
很难燃烧
|
有时会熄灭并有黑烟
|
芹菜味
|
黄褐色硬珠状,不能压扁
|
聚酯纤维
|
退缩会熔
|
较尼龙容易燃烧
|
继续燃烧并有黑烟
|
芳香气味
|
黑色硬珠状,不能压扁
|
晴纶
|
退缩会熔
|
容易燃烧
|
继续燃烧并有黑烟
|
辛辣苦味
|
黑色珠状,可以压碎
|
二、织物的洗涤、保养基本知识
1、毛织品
全毛纤维有可塑性、吸湿性、缩绒性、弹性、回弹力等特点,洗涤时较复杂。羊毛属蛋白质纤维,耐碱性差,不耐高温,大多数全毛衣物适宜干洗。一般呢绒也可以水洗,但水洗时,应在40℃以下的温水中浸泡。
2、棉织品
棉织品一般比较而碱和高温,一般棉织品都可以在碱性水溶液和热水中洗涤。但洗涤深色织物时,温度不能过高,以免褪色。棉纤维由于缩水程度大,洗涤容易出现折皱,在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3、麻织品
麻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强度大,麻织品具有耐磨擦、耐拉力的特点。麻织品耐碱性好,洗涤时可用各种肥皂和合成洗衣粉。麻纤维的弹性较差,属于天然纤维中弹性最差的品种,洗涤后必须上浆熨烫,才能保持挺括。
4、丝织品
丝织物是一种娇嫩的蛋白质纤维,洗涤时必须十分小心,过度的热量、磨擦或剧烈的碱性条件,都会损坏织物的美观和耐用性。丝织物应放在中性的洗涤液中洗涤。在织物的最后一道冷水冲洗过程中,加入少量酸剂,可提高强物的鲜明度和丝鸣效果。丝织物不能在灼热的阳光下晒干或过高温度下烘干。
5、化纤织物
化纤织物的洗涤比较方便,去污容易。用肥皂和洗衣粉都可洗涤,但用洗衣粉较合适。化纤织物不宜高温,否则衣物容易损坏和收缩。清洗时需冲洗彻底,否则会出现织物泛黄、变色发硬的现象。化纤织物应放在通风处晾干,长时间日照,纤维会脆化、变黄。
三、水洗织物的分类、特点及基本要求
分类
|
污级
|
外观要求
|
残留物要求
|
余碱PH值
|
余氯CL
|
余铁Fe
|
台布、口布、厨衣
|
重污
|
干净透亮
挺括平整
|
6 – 8
|
<0.05ppm
|
<0.05ppm
|
毛巾、浴袍
|
中污
|
干净透亮
柔软膨松
|
5.8 – 6.5
|
<0.05ppm
|
<0.05ppm
|
床单
|
轻污
|
干净透亮
平整
|
5.8 – 6.5
|
<0.05ppm
|
<0.05ppm
|
客衣
|
轻污、衣领
袖口处较脏
|
干净鲜艳
平整
|
5.8 – 6.5
|
<0.05ppm
|
<0.05ppm
|
第三章 污垢的分类及附着形式
一、污垢的分类
污垢种类繁多,性质不一。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污垢被去除的方法可分为:
分类
|
特点
|
常见污垢
|
分布特点
|
水溶性污垢
|
无须添加洗涤剂,用水即可基本清除
|
盐类、糖、新血污等
|
常见于床单
|
碱溶性污垢
|
采用碱性洗涤剂可以清除
|
植物油污、脂肪酸污垢等
|
常见于床单、毛巾、台布、餐巾、厨衣
|
可氧化性污垢
|
可通过氧化剂可清除
|
饮料污垢、茶垢、酱油渍等
|
常见于台布、餐巾、毛巾
|
酸溶性污垢
|
经酸剂处理可清除
|
铁锈
|
常见于床单、毛巾
|
溶剂性污垢
|
能被溶剂溶解
|
矿物油、油漆
|
常见于台布、餐巾、厨衣、床单、客衣
|
不溶性污垢
|
不溶于水,有机溶剂
|
尘土、烟灰、炭黑
|
常见于客衣、床单
|
二、污垢的附着形式
污垢与织物纤维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结合力,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分类
|
附着原因
|
解决方法
|
机械附着
|
污垢微粒因机械磨擦粘附在织物纤维之间
|
水流冲击作用、织物之间的磨擦作用
|
静电引力
|
带电荷的污垢颗粒与带相反电荷的织物纤维之间相互吸引
|
化学药剂的电解电离作用
|
化学吸附
|
脂肪酸、蛋白质等极性固体与织物纤维分子的羟基之间通过氢键或离子键结合
|
通过化学药剂破坏污垢分子结构或打破污垢与织物之间的结合键
|
第四章 洗涤基本原理
一、合成洗涤剂的去污机理
洗涤剂的去污过程和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到污垢、洗涤剂、织物和水质四者之间的多重关系。去污过程,可用简单的公式表示,也可分为三个阶段来理解:
织物•污垢 + 洗涤剂——织物 + 污垢•洗涤剂
1、润湿、膨胀、引力松脱阶段
洗涤剂的去污,首先是破坏污垢与织物间的粘附链,降低削弱它们之间的引力。一部分洗涤剂活性分子通过疏水基一端吸附在污垢表面并钻入污垢的内部,另一部分洗涤剂活性分子通过疏水基吸附纤维分子并渗透进入纤维结构,这样织物与污垢颗粒都被洗涤液所润湿、渗透而膨胀,织物与污垢的引力就解开了。
2、卷离、乳化、增溶阶段
洗涤剂活性分子继续吸附在织物及污垢上,形成单分子层,亲水基朝向水中,受机械力、分子热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乳化、分散、增溶等现象。
3、稳定、悬浮阶段
分散的污垢被洗涤剂活性分子包围,形成稳定的活性物胶束团。此团带有较多的同性电荷,织物表面同样吸附一层活性物分子,胶束团与织物表面相排斥,加上悬浮剂的作用,污垢胶体在水中就能稳定并不再沉积至织物上。
二、洗涤各阶段的洗涤原理
阶段
|
步骤
|
主要原理
|
前处理阶段
|
冲洗
|
利用水和机械力的作用,去除织物上一部分污垢(主要为水溶性污垢)。
|
预洗
|
加入一定的原料,湿润污垢,为主洗做准备。
|
核心去污阶段
|
主洗
|
加入洗涤剂,通过洗涤剂的湿润、膨胀、增溶、乳化、皂化等作用去除污垢。
|
漂洗
|
通过过氯化物或过氧化物的氧化作用破坏色素分子。
HClO→HCl + O H2O2→H2O + O
|
整理排污阶段
|
过水
|
织物中的非织物成分(残存洗涤剂和含污垢的洗液)向水中扩散,随水排走,使织物中非织物成分逐步减小。
|
后处理阶段
|
中和
增白
|
中和织物中残留的余碱,调节织物的PH值
通过荧光增白剂的作用,使织物增白
|
柔软
|
柔顺剂吸附在织物表层并渗入织物纤维,提高织物纤维之间的润滑性,减少静电。
|
上浆
|
浆料吸附在织物表层并渗入织物纤维,熨烫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坚挺膜。
|
脱水阶段
|
脱水
|
利用滚筒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织物中含有的水分被甩出。
|
第五章 利普系列洗涤化学品介绍
一、超强工衣粉
内含各种性能优异的化学成分,配比科学。
(一)优质表面活性剂
1、良好的去污能力(湿润、渗透、乳化、溶解)。
2、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具有增白作用。
3、与其它含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如柔软剂配伍好,并易于过水和生物降解。
(二)软水剂
1、最佳的络合水中致硬离子(钙、镁)能力。
2、良好的协同去污效力。
(三)助剂
1、良好的去污效力。
2、维持合理的碱性,溶解碱溶性污垢。
3、形成胶体胶束,减少污垢再沉淀。
4、与其它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确保优质的洗涤效果。
5、对洗涤设备具有保护作用,以防腐蚀。
(四)强碱
1、对重油污、蛋白质等污垢具有极强的皂化、分解作用。
2、维持较高的碱性洗涤环境。
(五)悬浮剂
良好的悬浮抗污再沉淀能力。
(六)荧光增白剂
1、高荧光强度,极佳的光学增白效果。
2、性能稳定,耐酸碱,耐氧化剂(氯漂、氧漂),耐高温。
3、在纯棉、粘胶、涤棉、锦纶及毛织物上都具有明亮中性白色光。
4、反复洗涤后不会使织物泛黄或变绿,相反会使织物越洗越白,越洗越亮。
5、极低的毒性高度保障了人体安全。
二、高效浓缩客衣粉
基本成分与强力洗衣粉一致,但不含强碱。适于各种织物的洗涤,包括客衣。
三、强力氯漂剂(有机高效氯漂剂)
1、对于各种色素具有强氯化性,有效去除各种色素污渍,有效氯含量高。
2、内含多种有效成分,可控制氯的释放,减轻对织物纤维的损伤。
3、非常有效的消毒剂。
4、适于白色重污织物的漂洗。
四、强力氧漂剂
1、主要成分为含氧氧化剂,可氧化去除各种色素。
2、适于彩色织物或其它氯漂敏感的织物的漂洗。
3、性能相对稳定。
五、液体彩漂剂
1、主要成分为含氧氧化剂,可氧化去除各种色素。
2、氧化性高,但要求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方可有效发挥作用(80~90℃)。
3、适于彩色织物或其它对氯漂敏感织物的漂洗。
4、性能不如固体彩漂稳定。
附:关于氯漂与氧漂的性能对比
条 件
|
氯 漂
|
氧 漂
|
适宜的PH值
|
10.5
|
11.2
|
PH值增加/减少
|
降低/增加漂白作用
|
增加/减少漂白作用
|
适宜的温度
|
65 ~75℃
|
65 ~90℃
|
温度增加/降低
|
降低/增加漂白作用
|
增加/降低漂白作用
|
适宜的浓度
|
100ppm
|
100ppm
|
浓度增加/减少
|
增加/减少漂白作用
|
增加/降低漂白作用
|
混浊度增加
|
降低漂白作用
|
降低漂白作用
|
金属离子
|
增加漂白效能
|
增加漂白效能
|
六、中和酸剂(有机酸剂)
1、有效中和织物中的残留碱,利于织物柔软和织物保养。
2、帮助消除衣物石灰碱垢及其它酸溶性污垢,避免织物发灰。
3、去除织物中余氯、保护织物。
4、有利于锈迹的去除。
七、柔软剂
1、含有优质表面活性剂,调理织物纤维,使织物柔顺宜人。
2、降低织物上的静电。
3、抑制细菌的生长。
4、留下芳香气味。
八、乳化剂
1、含多种优质表面活性剂,高渗透、高悬浮,乳化难溶性的矿物油脂。
2、性能温和,对人体、衣物无刺激。
3、配合“利普”工衣粉使用,有更好的去污效果。
九、衣领净
1、含多种优质表面活性剂,渗透衣领衣袖,乳化溶解油性污垢。
2、含特效生物酶,有效分解人体脱落的皮脂及其它分泌物。
3、对于难于去除的其它顽渍,如血迹、奶渍等具有良好清除效果。
4、在温水中洗涤效果最佳(20 ~40℃)。
第六章 洗涤程序
一、洗涤程序的设计原则
1、最大限度地去除被洗织物上的污垢。
2、最大限度地保持、提高白色织物的白度或彩色织物的鲜艳度。
3、尽可能减少对被洗织物的损伤。
4、最有效地利用洗涤剂,节约能源和水,减少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损耗。
二、台布、厨衣、及各类擦布
此类织物的污垢比较重,含有各种重油污和色素,因此主洗粉必须使用碱性较强的工衣粉,因为碱对脂类的去除有奇效,同时还需加入乳化剂以加强去油能力;色素的去除要靠漂白能力极强的氯漂粉;洗涤后还须用中和剂中和至中性偏微酸性并脱除残氯,以降低对织物的累积损伤。具体程序如下(以100KG洗衣机计):
步骤
|
水位
|
温度(°C)
|
时间(分钟)
|
洗涤剂投放量
|
1
|
过水
|
高
|
冷
|
3
|
|
2
|
主洗
|
低
|
>85
|
>15
|
超强工衣粉(超强皂化工衣粉)1000克
乳化剂 400毫升
|
3
|
漂洗
|
低
|
70
|
8
|
强力氯漂剂 500克
|
4
|
过水
|
高
|
冷
|
3
|
|
5
|
中脱
|
/
|
/
|
1
|
|
6
|
过水
|
高
|
冷
|
3
|
|
7
|
过水
|
高
|
冷
|
3
|
|
8
|
中和
上浆
|
低
|
45
|
5
|
RUBY中和剂 200克
上浆粉 500克
|
9
|
高脱
|
/
|
/
|
3
|
|
二、脸巾、浴巾等各类毛巾
此类织物的污垢属中等,但白度和柔软度要求较高,因此主洗粉采用客衣粉,漂白剂采用对色泽有明亮作用的氧漂粉为主;后处理在加入中和剂的同时还需加入柔软剂。考虑到毛巾上有时会有一些特殊污垢,为了减少回洗,可适当穿插使用氯漂粉。具体程序如下(以100KG洗衣机计):
步骤
|
水位
|
温度(°C)
|
时间(分钟)
|
洗涤剂投放量
|
1
|
过水
|
高
|
冷
|
3
|
|
2
|
主洗
|
低
|
>80
|
>15
|
EMERALD高效浓缩客衣粉 600克
氧漂剂 400克
|
3
|
过水
|
高
|
冷
|
3
|
|
4
|
中脱
|
/
|
/
|
1
|
|
5
|
过水
|
高
|
冷
|
3
|
|
6
|
过水
|
高
|
冷
|
3
|
|
7
|
中和
柔软
|
低
|
45
|
5
|
RUBY中和剂 200克
TOPAZ柔软剂 150克
(TURQUOISE柔软剂300-400克)
|
8
|
高脱
|
/
|
/
|
3
|
|
用氧漂剂洗10天后用氯漂剂洗2天
三、床单的洗涤程序
此类织物一般油污不重,但质地薄,为了降低对织物的损伤,采用碱性较低而去污力较强的客衣粉,同时建议采用氯漂粉和氧漂粉交叉使用,这样既保证最佳洗涤效果,又降低对织物的损伤。具体程序如下(以100KG洗衣机计):
步骤
|
水位
|
温度(°C)
|
时间(分钟)
|
洗涤剂投放量
|
1
|
过水
|
高
|
冷
|
3
|
|
2
|
主洗
|
低
|
>80
|
>15
|
GARNET高效浓缩客衣粉 400克
氧漂剂 300克
|
3
|
过水
|
高
|
冷
|
3
|
|
4
|
中脱
|
/
|
/
|
1
|
|
5
|
过水
|
高
|
冷
|
3
|
|
6
|
过水
|
高
|
冷
|
3
|
|
7
|
中和
|
低
|
45
|
5
|
RUBY中和剂 200克
|
8
|
高脱
|
/
|
/
|
3
|
|
用氧漂剂洗10天后用氯漂剂洗2天
第七章 洗涤中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织物分类洗涤注意事项
衣物在洗涤之前一定要分类并分类洗涤,确保织物不串色、不串污、低损伤,减少洗涤用品的消耗,节省水、电,减少设备的无功损耗。分类原则:
1、按织物用途分类,如台布一类、毛巾一类、床单一类。
2、按颜色分类,如白色、浅色、深色、黑色等。
3、按脏污程度分类,如轻污、中污、重污等。
4、按织物质地分类,如纯棉织物、真丝织物、全毛织物、化纤织物等。
5、按污垢类别分类,如川菜餐厅的台布,粤菜餐厅的台布等。
二、洗涤剂应用注意事项
1、洗涤衣物时,应根据各种衣物纤维结构的不同,合理选择洗涤剂。棉、麻织品的耐碱性好,可以选择碱性洗涤剂;而丝、毛织品的耐碱性差,要选择中性的洗涤剂;化纤中的人造纤维耐性差,洗涤时不要选择碱性强的洗涤剂;合成纤维一般耐碱、耐酸能力都很强,洗涤剂可用一般洗衣粉、肥皂、液体洗涤剂,但合成纤维中的粘胶纤维耐碱性很差,强碱能使它的纤维膨化、变质,因此洗涤时应选择丝、毛织物所用的洗涤剂。
2、带有颜色的织物一般不能用强碱性的洗涤剂洗涤。
3、洗涤剂要按正确的投量使用。洗涤剂的投量直接影响洗涤水溶液的PH值,PH值为11~11.6对主洗有利,且适于洗涤中等或重油污,轻度污垢适于在PH值为10.6以下洗涤,无论污垢程度如何,PH值为10.6被认为是主洗最佳值。PH值10.4~10.6对漂洗有利,PH值不超过10可用于洗涤毛、丝绸织物。
三、洗涤操作注意事项
1、洗涤流程的各步骤要按要求进行操作,减少织物的丢失,避免二次污染。
2、根据被洗织物的特点、水质状况、洗涤剂的特性等要素,合理地设计洗涤程序,并严格按设计程序进行洗涤操作,确保每一步骤都按设计标准完成。
3、洗涤过程中,既要保证最佳的洗涤去污效果,也要保证洗涤剂、水、电、设备等要素的最小损耗。
四、正确保存洗涤剂的方法
注意正确地保存清洁剂,不但可以保证产品效能充分发挥,且有助于防止产品过早变质。有关步骤如下:
1、根据说明开启产品包装。
2、每次使用后注意封好产品包装,避免产品泄漏,如果产品是颗粒状的,这样做更可最大限度防止受潮,保持产品效力。
3、所有产品均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并注意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4、产品应保存于原包装里。
5、不要重复使用空的包装容器。
一般而言,清洁剂的使用寿命会因产品而异。某些产品,如不含磷酸盐的颗粒状碳酸盐清洁剂,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容易受潮。但即使如此,受潮后的产品也只是溶解速度有所减慢,而清洁效力则不受影响。